top of page

【教育專欄】AI時代,老師、家長準備好了嗎?

ree


AI時代來臨,生活的一切都有AI的蹤跡,使用AI已經成為這一代孩子必備的能力,這些孩子身為科技原住民,無論在操作電子載具、各類資訊軟體都比我們這些大人更快上手,然而老師和家長們,已經準備好陪伴孩子面對AI時代所帶來的改變了嗎?


AI對孩子學習與生活的影響

對現代的孩子來說,AI已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。他們會向ChatGPT問問題、他們也會從YouTube推播的影片看見更廣闊的世界,或使用AI語音功能學習外國語言。這一代被稱為「科技原住民」,面對新科技,只需要自己摸索就能快速上手。


然而,能夠流暢的操作,就代表真的理解嗎?在虛實難辨的網路世界,孩子們會用AI工具產出內容,卻可能無法分辨資訊的真偽;他們享受AI帶來的效率,卻不一定意識到AI如何蒐集、使用他們的數據。AI的背後藏著價值判斷、偏見風險、甚至倫理議題,這些都不是靠直覺就能理解的。孩子正在高速奔跑在AI道路上,但若缺乏引導,很可能在看似自由奔放的探索中,迷失方向。


家長與老師所面臨的困境

AI快速崛起也不過是近幾年的事,對成年人來說,這同樣是新潮而且陌生的東西,一方面擔心自己不夠了解新科技,無法有效指導孩子;另一方面,又害怕AI工具取代傳統學習方式,讓孩子變得依賴、偷懶,甚至失去原本該培養的能力。在這樣的矛盾中,不少人選擇「先觀望」,甚至在學校或家庭中直接禁止使用AI,認為這樣比較保險。


然而我們也心知肚明,科技的發展勢不可擋,AI確實也未生活帶來許多便利,孩子可能在老師與家長不知道的情況下,已經透過AI完成了報告、作文,甚至模擬考題。他們已經在使用AI的路上,而我們卻留在原地。事實上,不只是學生需要學習AI,成人更需要快速補上這塊能力差距,否則陪伴孩子的角色就會逐漸被邊緣化。AI不只是工具,更是一種新的語言與思維方式,大人若無法掌握,將難以成為孩子可信賴的引導者。


我們該如何因應?

對於老師與家長來說,我們不需要成為科技專家,也不需要時時掌握最新的AI工具,但我們必須展現出學習與適應的態度,讓孩子知道:這是可以對話的世代,不是兩個世界。


對老師來說,可以從日常教學中嘗試小步實踐:讓學生在使用AI輔助寫作或製作簡報時,學會標註來源、比較多種生成結果、討論AI可能的偏誤與限制。


對家長而言,與其禁止孩子使用AI,不如一起訂立「使用原則」,例如:什麼任務可以使用?使用時要注意什麼?是否需要與父母分享使用經驗?當AI成為親子溝通的話題,反而能拉近彼此的距離。


結語

AI改變了這一代孩子的學習方式,也挑戰著我們對教育與教養的想像。無論科技如何進步,孩子最需要的,始終是能夠陪伴他們思考、選擇與負責的大人。


AI時代需要的不只是工具操作能力,更需要同理、判斷與價值觀的引導。如果我們願意放下恐懼,轉而用學習夥伴的姿態與孩子同行,那麼這場快速奔馳的科技變革,將成為一趟可以攜手同行的冒險。


面對AI,我們不需要完美準備,但需要勇敢開始。你準備好了嗎?


✎﹏﹏﹏﹏﹏﹏

若想瞭解更多教育趨勢與解方

2025資訊月×臺灣教育科技展 等你來參觀!

11/13~11/16台北世貿一館

✨加入官方LINE:https://lin.ee/6ogfTvI

留言


tca_logo.png
LOGO-F (1).png
INDEX LOGO.png
  • FaceBook
  • YouTube
  • LINE
  • EdTech INDEX

臺灣教育科技展  EdTech Taiwan
2025.11.13(四)~16(日) 10:00~18:00  北世貿一館

小女孩與機器人.png

© 台北市電腦商業同業公會 教育應用科技創新發展中心 版權所有 2025 EdTech Taiwan. All Rights Reserved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