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無聊」有益腦力!暑假不想出門時,不妨試試「變聰明」白日夢
48小時內就吸引2萬人一起參加的無聊實驗發現,少用手機,多做白日夢,能讓腦子從冬眠中醒來,變得更聰明、更有效率、更有創意。孩子喊無聊時,別再急著找事給他做,不妨親子一起學習,進入無聊模式,越無聊,越開竅…… 長長的暑假,不想出門時,孩子常喊「好無聊」,不然就是一直黏在手機、平板上嗎 ? 擔心無聊、擔心數位症候群,不妨來一場無聊實驗、甚至無聊爭霸戰。 別懷疑,真的有人這麼做,而且成果斐然,非常值得。因為科學理論和實驗成果都證明,無聊有益腦力。 被《快速企業》 ( Fast Company ) 選為「商業界創意百傑」 ( 100 Most Creative People in Business ) 的新媒體創業家薩莫拉迪 ( Manoush Zomorodi ) ,在美國費城剛舉行過的國際科技教育協會 (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) 年會上,就親身證明了這回事。 她有一陣子不知道為什麼,覺得創意腸枯思竭。她想了很久,猜測是不是一直用手機在接收與處理訊息,沒時間靜下來思考,就決定做個實驗。她曾經擔任記者、也是知名作家及播客(Podcaster),就在她的廣播、播客節目上徵求實驗者,一起看看少用手機,多放空,把忙碌的感覺換成無聊,結果會如何。 她原以為只會有幾百個人來報名,沒想到,48小時內湧入了2萬人登錄,還有老師帶著學生一起嘗試,在專屬app和每週一訣竅的郵件帶領下,一起展開無聊之旅。結果發現,有90%的人降低了使用手機的時間。參加的人還給她各種質化回饋,例如,發現自己的腦袋變得更清楚了、更聰明、更有效率、創意回來了,甚至有人說,覺得冬眠的腦子好像醒過來了。 愈無聊 愈能節省大腦資源 薩莫拉迪把大家的經驗,加上訪談腦神經科學家、心理學家的理論與解讀,寫成了一本書《 越無聊,越開竅:無所事事更能釋放你的創意與效率 》 ( Bored and Brilliant: How spacing out can unlock your most efficient and creative self ) 。 從科學的角度,人腦有一種預設模式 ( default mode ) ,在這個神經網絡中,進行我們最原始的思考和解決問題。也是在這種模式中,腦中會出現自傳規劃 ( autobiographical planning ) ,思考關於自己的很多事,包括自己的過去,為什麼現在會坐在這裡,以後想要怎麼樣,要怎麼達到預設的未來。在這個做白日夢的過程中,就會激發出很多創意和想法,變得更聰明。 但這種模式,必須在不忙於處理各種訊息、靜下時,才會出現。如果一直在滑手機,心思沒有停下來,或是思緒跳來跳去,不但無法進入讓自己更聰明的白日夢狀態,還會白白浪費腦力。 因為人還有心理限制。每當我們把注意力從一件事轉移到另一件事時,腦神經就要經歷一次「化學轉換」,消耗我們在腦中的養分。如果同時做很多件事,或是一直在其中轉換,將大量消耗腦神經資源,根本不值得。有時,還會出現頭昏眼花的不舒服,或是備感壓力。 所以, 愈多無聊、無所是事、做白日夢的時間,愈能節省大腦資源,用於進行長遠、深刻的思考和規劃,讓腦力更強健。 關機發呆 創造無聊時刻 曾有人說,無聊的人才會覺得無聊,但現在大家都要學習創造無聊時刻。薩莫拉迪在演講和書中,分享了一些進入無聊模式的方法。 人們無聊時就會拿起手機,所以降低使用數位工具,關機發呆,是最實際的作法。現在有很多app可以計算與統計使用手機、平板的時間和內容,並且在這些統計中看自己有沒有騰出更多時間,享受放空。 另一種方式,是選定一款使用最多或最令人發狂的app,暫時隱藏半天、一天、甚至二天不要用。例如,孩子玩得最兇的電玩,最黏著的社群媒體,最讓青少年焦慮、有同儕壓力的社群平台。接觸不到它們,就會釋放出時間跟精神,感受無聊。 另外,父母在聽到孩子喊無聊時,也不要太焦慮,覺得應該讓孩子有事做。大家可以一起規劃無聊時間,一起發呆、空想。坐不住時,就找人聊天,與人對話,眼神與人接觸,這些都會讓人更聰明,也可以對抗數位症候群。 2019.07.08 黃敦晴 原文轉載自 親子天下